
澳大利亚率先低头,中方也抬了一手,在这种氛围下,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放出访华消息,这是自2016年以来,澳大利亚总理首次访华,标志着中澳关系有积极向好调整的机会。
(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即将访华)
阿尔巴尼斯访华的消息,是由他本人亲自披露的。根据阿尔巴尼斯的说法,他将于11月4日开启访华。作为时隔7年之久首次访问中国的澳大利亚总理,阿尔巴尼斯这次访问中国,计划在中国待上四天,与中方领导人谈论包括经济、气候、民间交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。在这当中,最重要的莫过于是中澳之间的经济合作。
中澳经济合作高度互补,阿尔巴尼斯政府在一份声明中承认,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,双边之间的贸易总额,占据了澳大利亚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一。然而,尽管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来说非常重要,但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还是为了讨好美国,紧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,执行极端反华的外交策略,导致中澳关系降至冰点,中澳经贸合作因此受阻。阿尔巴尼斯这次访问中国,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处理莫里森留下的烂摊子,修复中澳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。
为了这个重要任务,阿尔巴尼斯在确认访华前,先释放了重大诚意。阿尔巴尼斯政府在达尔文港与中企的合作问题上亮了绿灯,允许中企继续租赁达尔文港。2015年,中企与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达成协议,中企以5.06亿澳元的价格,租下了达尔文港,租期为99年。达尔文港是一个商业港口,此前已经出现经营困顿的情况,中国企业的资本、管理方式、以及现代化的港口设备的引入,可以让达尔文港重新焕发活力,也会拉动达尔文港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。
(达尔文港口)
这本是一笔双赢的买卖,但随着澳大利亚对华风向的变化,这一经济合作项目被牵扯进了地缘政治博弈当中。到了2021年,莫里森政府宣布,将对这一协议进行调查,澳政府开始向中企施加压力,企图逼迫中企退出与达尔文港的合作。
当时间来到今天,莫里森早已下台,新上台的阿尔巴尼斯政府,没有像莫里森这般极端反华,又经过了一系列所谓的“调查”后,阿尔巴尼斯政府最终宣布,澳方认为达尔文港与中企的合作并不会造成国家安全风险,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来管控任何安全风险,因此会继续与中企的合作。
阿尔巴尼斯政府在达尔文港问题上作出让步,意味着莫里森时期的极端反华政策,也告一段落了,这是近十年来中澳关系的标志性事件。阿尔巴尼斯政府重新认识到了,中澳之间的经济合作,仍是两国双边关系的压舱石。阿尔巴尼斯政府率先妥协低头,我们也释放了友好的善意,愿意重新审议价值12亿美元的对澳葡萄酒关税。正是在中澳双方这一来一回的互动下,阿尔巴尼斯确认访华,放出了即将访问中国的消息。
(中方也抬了一手,给出澳大利亚台阶)
中澳经贸关系的重要性,让阿尔巴尼斯政府认清现实,主动修复与中国的关系。除了双方经贸关系密切以外,我们也不能忽略了美国的存在。莫里森政府之所以极度反华,正是因为当时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路线走得极端;而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一直试图调整对华关系,也是因为拜登政府处于寻求与中国缓和关系的阶段。今年五月份以来,美国政府派出了多位高官访问中国,白宫也多次放出希望中美领导人能够进行会晤的消息。
在中美关系出现缓和的趋势下,阿尔巴尼斯政府也抓住时机,修复与中国的关系,毕竟中澳之间的经济合作,对澳大利亚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,现在正是改善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,等到明年美国大选结束后,美国政府是否还会继续当前的对华政策,那可就不好说了。
若是美国新一任政府,走的是对华强硬的路线,那么届时澳大利亚政府也有可能会调整对华政策。说白了,澳大利亚和日韩一样,作为美国最为忠实的盟友,其对华路线也是跟随着美国的对华风向而变。中美关系若是出现缓和迹象,那么澳大利亚这些美国的盟友,也会第一时间察觉到风向,进而转变自己的对华态度,甚至比美国动作还快,趁着这个风口先修复与中国的关系。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眼下这种情形,日韩希望举行中日韩三方领导人会晤,而阿尔巴尼斯急着访问中国。
(澳日韩的对华风向,很大程度上跟着美国)
我们可以观望一下,接下来,英国、欧盟等美国盟友,很有可能也会屁颠屁颠地开始对中国释放“善意”,寻求合作交流等等,而且大概率是打着发展经贸关系的旗帜。其实,中澳经济合作高度互补,中澳之间不存在国家利益上的核心矛盾,产业结构不存在竞争关系,澳大利亚没有必要为了跟随美国,把与中国的关系弄僵,导致中澳经济合作也遭到破坏。但这么简单的道理,放在西方阵营当中,却好像没有政客能够理解,由此可见,美国人对他们的控制,已经入脑了。
经过了莫里森一顿闹腾,阿尔巴尼斯的一通调整之后,澳大利亚内部应该有一批有识之士看清,外交政策一味跟随美国,并不一定真正有利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,澳方要尝试跳出随美起舞的思维惯性。把自己绑在美国这辆战车上,横冲直撞,保卫的是澳大利亚的利益吗?不,保卫的只是美国。
